很久以前,李安的《臥虎藏龍》於坎城影展首映後,《世界電影》雜誌上曾有一位知名影評人在看完這部片後表示,很高興能看到有人終於拍出了一部屬於白領階級的武俠片。
雖然我並不討厭《臥虎藏龍》,甚至覺得用武俠題材來拍中年危機還挺有趣的,但要是真問我的話,至少在武俠片這個領域裡,我絕對是屬於徐克那派的支持者,因此在讀到那篇文章時,這才讓我首度驚覺,如果真要用那種形容來為觀影品味分類的話,那麼我的觀影口味,或許則明顯更偏向藍領階級一點,同時也更樂於如此吧。
沒想到的是,在看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時,那篇文章與以上的念頭,又再度於我腦中浮現。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向知名雜誌《紐約客》(The New Yorker)致敬的電影,就連裡面的一些角色原型,也是從與《紐約客》有關的一些知名編輯、記者與作家參考而來。
就電影結構來說,《法蘭西特派週報》擁有一個剛開始會令人眼前一亮的安排。首先,這其實算是一部選集電影,藉由片中虛構的一期《法蘭西特派週報》雜誌內容,再間雜一些編輯與記者討論的過程,就這麼把裡頭的數篇報導分成了不同的短篇故事,按照頁數順序陸續呈現於觀眾面前。
雖然這個利用雜誌型態來包裝選集電影的方式還算別出心裁,但只要仔細一想,便會發現《法蘭西特派週報》的這個手法並非首創,以我自己較為熟悉的例子來說,像是1982年由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編劇,喬治.羅米洛(George Romero)執導的恐怖選集電影《鬼作秀》(Creepshow),便已藉由一本漫畫的形式,將片中的恐怖故事給串連在一起,甚至還在電影上映的兩個月後,把這樣的概念給實體化,就這麼實際推出了一本內容相同的漫畫作品。
與致敬對象是1950年代恐怖漫畫的《鬼作秀》相較之下,《法蘭西特派週報》則明顯要來得更菁英口味許多,除了安德森作品一貫出色的視覺表現以外,片中也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致敬元素,最終則使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安德森完全沒打算要說好片中的任何一則故事似的,一切僅求自己開心,或說在心境上似乎只想獻給與他同屬創作者的人們。
因此,若是你的電波與他對到了,又或者是你在某些喜好上的品味正好與他一致,那麼應該就會看得十分開心,但要是沒有的話,那麼《法蘭西特派週報》給你的感覺,則可能會因為故事上那種刻意塑造的漫不經心,變成了安德森最賣力讓人物顯得討喜,卻又無法真正使人覺得可愛的一部電影。
總之,如果把《法蘭西特派週報》與《鬼作秀》這兩部結構相似的選集電影視為真正的刊物來看,就口味可能比較粗鄙的我來說,會把《法蘭西特派週報》定位成那種讓人好好地收在書櫃裡,想到時偶爾再拿出來翻翻裡面的精緻圖片,說不定還會放在一杯咖啡旁,佐上一道假日的午後陽光,好讓你可以拍張照以後,心滿意足地傳上IG宣揚閱讀之樂的那類書籍。
至於《鬼作秀》,呃,我能想到的最好形容,可能則比較像是當你肚子一陣絞痛時,會隨手抓上一本可以打發時間,就算早已看過無數次也無關緊要,更別說還去考慮什麼品味與否的那種消遣讀物。
沒有孰優孰劣,端看你比較喜歡哪種。至於我的話,嗯,雖然都已經那麼久了,但有些事情,我想自己,應該還是不算變得太多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