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殺機》:再適合週末夜晚不過的娛樂佳作

《無線殺機》(Drop)透過單純卻有效的核心概念,帶來一種在如今顯得較為純粹,就像是90年代風格的驚悚懸疑路線,透過故事大多發生在一個晚上,地點則是一間餐廳裡的設定,再加上兇手透過範圍受限的AirDrop試圖控制主角的點子,讓電影的大多數時刻,全都順利保持著一定程度的緊張感,讓人對於主角得要如何面對接踵而來的難題,也因而始終保持好奇。

這樣的架構,可能會讓人想起2002年,由喬.舒馬克(Joel Schumacher)執導,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主演,故事幾乎全都發生在一座公共電話亭周遭的《絕命鈴聲》(Phone Booth)。

只是,《無線殺機》在類似的架構下,卻也藉由餐廳裡的工作人員與其他客人等角色,同時加入了一點「兇手是誰」的推理感。雖然在推理方面,《無線殺機》給出的線索,其實並不足以讓觀眾透過推理找出真兇,最終還是比較接近「猜兇手」的形式,但就故佈謎陣的部份來說,卻也還是帶來足夠的效果,為整部電影增添了另一層的樂趣。

值得注意的是,這部片裡的女性角色,只要是戲份稍微多一些的,全都比一般同類作品還要來得更加機警與反應快速,再加上女主角過往曾遭遇家暴,並一度被懷疑為命案兇手的相關設定,也讓本片《無線殺機》在保有經典驚悚魅力的同時,亦不著痕跡地融入了屬於現代的女性觀點,既讓人看到她們同舟共濟的溫暖與辨識彼此的直覺,也看見男性對這類事情截然不同的兩種反應,甚至是被害者得面臨屢遭質疑的嚴厲困境。

當然,就整體來說,《無線殺機》自然不太可能被視為什麼經典之作,不過對喜歡驚悚懸疑片的人來說,當你只是想趁週末夜晚好好放鬆一下時,那麼這部電影則絕對是個不錯的選項,甚至還可能帶給你比預期更多的樂趣,以及看見比預期中還要誠懇的創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