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和導演朴贊郁(박찬욱)自己的作品比較,他的新作《徵人啟弒》(어쩔수가없다),延續了自《親切的金子/李英愛之選擇》(친절한 금자씨)以來,日益講究的視覺美學,在許多地方的畫面及構圖.都具有讓人嘆服的魅力。
不過,若是從劇情來看,《徵人啟弒》則比較回歸到他初期作品《我要復仇》(복수는 나의 것)的路線,無論主題或諷刺方向,都具有更鮮明的當代指涉性,與他後來大多討論人性本質的那些作品,在創作核心上略有不同。
當然,這並不是說《徵人啟弒》或《我要復仇》比較欠缺人性描繪,而是在此同時,這兩部片也在劇情裡,更加強調創作當代的社會背景,並將其作為一種與故事密不可分的重要元素。
因此,雖然在《原罪犯》(올드보이)、《親切的金子》、《蝙蝠:血色情慾》(박쥐)、《下女的誘惑》(아가씨)與《分手的決心》(헤어질결심)等電影裡,還是有一些與社會脈動有關的連結元素,但這些作品相對之下,也比較不受時代或文化限制,自然也讓不同的觀眾,都更能感受到其中的妙處所在。
而在《我要復仇》裡,朴贊郁把重點放在不同社會階級的相食相殘,並讓一切變成沒有出口的復仇迴圈,將韓國社會狀況的問題,轉化為一則黑暗哀傷的暴力寓言。
到了《徵人啟弒》裡,朴贊郁所針對的目標觀眾,則比起他過往的作品都還要更加凝縮,就電影的核心而言,甚至需要你有一定歲數,對於無路可退的經濟壓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擔憂與恐懼,才更能體會《徵人啟弒》想藉由這些問題展現出的人性陰暗面,乃至於其中的荒謬及無奈所在,因此也讓失業問題,甚至是如今這個AI時代,成為了與這則故事密不可分的關鍵存在。
至於在犯罪元素方面,《徵人啟弒》除了透過鮮明的黑色幽默,為目標觀眾帶來既好笑又膽寒的矛盾感受外,同時也為李炳憲(이병헌)飾演的主角,與李星民(이성민)、車勝元(차승원)及朴喜洵(박희순)三個被害人目標,分別賦予了不同的相似之處,因而使他在下手的過程裡,也等於是一步步地抹滅了過往的自己。
就連劇情將較多的篇幅留給最早的李星民,然後在後續的車勝元及朴喜洵這裡,相關情節則明顯較短的安排,也彷彿是在暗示李炳憲的猶豫及罪惡感,已然隨著劇情發展而逐漸降低,使故事從一開始的好笑,也越到後來便越顯得悲哀,甚至還在與AI時代這項主題結合下,帶來一種令人難以忽視的感傷及無奈氣息,因此就連視覺上的美麗,也在最後被染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荒蕪。
當然,除了男性角色外,《徵人啟弒》裡的孫藝真(손예진)與廉惠蘭(염혜란)一樣表現傑出,甚至刻劃出女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所可能產生的不同反應,因此同樣是這部電影不可或缺的關鍵存在。
瘋狂、陰冷、好笑、感傷、恐怖、荒謬、真實、美麗。《徵人啟弒》是絕妙的黑色犯罪喜劇,也是一場佯裝歡樂,並且更加當代的,漆黑夢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