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賓賽》:傳記片、心理驚悚片,甚至還可以算是一部心靈上的逃獄電影



打從電影開演不久,一輛又一輛的汽車,在只差一點點的情況下,便會直接碾爆一具鳥屍的特寫鏡頭以後,我想任誰都會不禁懷疑起來,說不定《史賓賽》(Spencer)並非傳記片,而是一部驚悚片才對。

事實上,《史賓賽》也確實使用了心理驚悚片的形式來講述這則黛安娜.史賓賽如何與其他英國皇室成員度過三天聖誕假期的故事。本片透過描述史賓賽接近崩潰邊緣的心理狀態,使本片在許多時刻都具有一種彷彿《鬼店》(The Shining)的感覺,也讓整座桑德令罕府顯得無比空曠死寂,就算有許多皇室成員或僕侍明明會不時出現,卻也無助於消弭那股疏離的隔絕感,甚至更由於一些希望史賓賽能遵守規矩,聽從他們安排行事的台詞,使那種無機的感受變得更為強烈,進而在樂器刻意各行其是,整體十分不協調的配樂搭配下,讓觀眾幾乎從頭到尾都坐立難安。

有趣的是,由於這部片並沒有花費什麼時間交代角色關係,因此,若是你對史賓賽原本便足夠熟悉,那麼你可能透過角色對話聯想到現實中的事件,因此對整部電影的時空背景,甚至是角色狀態有著足夠理解,最後使這部片依舊有著傳記片的效果。

但奇妙的地方在於,要是你對史賓賽的生平不夠熟悉,卻也不會因此與這則故事有所隔閡。在故事中,你會透過各種蛛絲馬跡,自行拼組出史賓賽的心理困境,甚至就連她身為皇室成員,因此在許多方面備受限制,幾乎沒有喘息空間的處境,也會在這種情況下,變成一種特殊型態的隱喻,讓人在觀看《史賓賽》的過程中,會自行將那些重重限制連結到傳統觀點如何看待女性的角度,甚至還有以美德或禮教為名,施加於女性身上的各種枷鎖,因此使《史賓賽》片中的主要背景縱使與一般人的生活相距甚遠,卻也同樣能讓人感受到這個角色的苦痛,也讓這部電影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因而脫離了一般傳記片的範疇,大可如同前面所說,就此化身為一部徹頭徹尾的心理驚悚片。

事實上,要是與同樣於日前上片的《迷離夜蘇活》(Last Night in Soho)放在一起,我們便能發現兩者之間確實有許多類似元素──它們除了同樣令人不安,甚至還在許多橋段中,總令觀眾分不清眼前上演的事究竟是真是假,若不是《史賓賽》有著一個如此知名的真實人物作為主角,那麼本片中出現的過往幽魂是否真的存在,又或者只是史賓賽的一種自我投射,恐怕也會是一件直到最後都還叫人難以確定的事。

而綜觀《史賓賽》一片,那個最讓人感到救贖的部份,竟然也是最讓人覺得難受的地方──她要的其實不多,不過就是一個真心的對待,以及些許的善意與關懷而已。光是如此,便足以使她真正下定決心掙脫束縛,然後往前邁進。

也就是從那一刻起,她不再願意只是大家的黛安娜王妃,而是那個依舊可以保有自己的史賓賽。

傳記片、心理驚悚片,甚至還可以算是一部心靈上的逃獄電影。《史賓賽》,就是這樣的一部奇妙之作。

P.S. 是說除了那個刻意很不協調的配樂以外,看《史賓賽》的過程裡,也有別的情況為我加強了那股躁動不安的感受。坐在我附近的人,一盒爆米花竟然足足吃了半個小時之久,而且每次伸手拿爆米花時,還要先不斷用手撥弄,發出好一陣子雜音以後,才願意好好吃上一口。然後,就在他好不容易吃完後,接著竟然又拿出了一包面紙,開始不斷擤起鼻子,而且還這麼一路給我幾近毫無間斷的擤到電影結束,真的是有夠讓人煩躁。沒想到的是,除此之外,就在電影接近結束時,甚至還發生了地震,實在是讓我有夠傻眼,只能說光就躁動不安的感受來說,我看《史賓賽》的過程,簡直就比4DX還4DX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