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先生》:從動作場面到愛情元素,這種「痛並快樂著」的反差,正是本片的有趣之處

《無痛先生》(Novocaine)再度證明,有趣的角色設定與核心概念,對於一部動作喜劇片來說有多麼重要,足以讓一部缺乏高昂成本的動作片,照樣帶來如同商業大片般的高度娛樂性。

從這點來說,《無痛先生》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是以前的賣座動作喜劇,尤其是傑瑞.布洛克海默擔任製片的某些電影。當然,這並非指那種MV式的剪輯節奏,或是總不忘置入熱門暢銷金曲的作法(雖然配樂確實頗具過去布洛克海默作品會出現的調子),而是透過生動鮮明的角色設定,帶來其實遠比動作場面還要更加奏效的娛樂效果。

就本片的賣點來說,《無痛先生》確實利用男主角沒有痛覺這件事,帶來不少黑色幽默的橋段,甚至還將這部分與帶有一點點噁心性質的血腥暴力元素合而為一,透過精準拿捏,使整體在不至於太過火的情況下,維持住歡樂調性,最後也正如主角那溫吞的個性,與他由於沒有痛覺而顯得強悍無比的設定一樣,讓全片在不少地方都藉由高度的反差感,成功帶來滿滿樂趣。

除了以上特色之外,《無痛先生》也同時是一則典型的「當男孩愛上女孩」故事,而且更不惜花費時間鋪陳角色個性與狀態,使觀眾因此對主角的舉動也更容易認同一些,進而使前述那些有趣的地方,得以創造出足夠的共鳴基礎。

也因為如此,你可能會挺驚訝的發現,劇情十分單純的《無痛先生》,竟然擁有一小時五十分這樣的片長。更意外的是,就算《無痛先生》的結構其實簡單到有點像是電玩遊戲,主角每到一個地方收集情報後,便需要擊退來襲的敵人,就這麼反覆直至電影最後,而不是那種從頭不斷激鬥到尾的類型,但你也還是會因為本片的主要角色確實都十分討喜,所以一點也不覺得漫長或無聊。

就這點來說,傑克.奎德(Jack Quaid)飾演的主角自然居功厥偉,基本上算是延續了一點他在影集《黑袍糾察隊》(The Boys)給人的印象,透過一種結合魯蛇與宅男的形象,帶來親近與反差的效果。

至於飾演配角的雅各布.貝塔隆(Jacob Batalon),也和他在漫威電影宇宙的「蜘蛛人」(Spider-Man)三部曲中的角色幾乎如出一轍,因此只要你不討厭《黑袍糾察隊》裡的傑克.奎德與「蜘蛛人」系列中的雅各布.貝塔隆,基本上便不太可能會討厭《無痛先生》裡的他們。

就連女主角安柏.米桑德(Amber Midthunder)這邊,也在融合甜美與叛逆的角色設定中,融入一點她在《終極戰士:獸獵者》(Prey)中的強悍與堅毅,最後也進一步讓主角願意為她捨命的情節,提供了更多一些的說服力。

當然,《無痛先生》畢竟是一部娛樂之作,所以雖然劇情一度安排了某個彷彿陷入死局的人物關係,但最後也並未深入發展,而是透過最簡單的愛情喜劇方式,來解決原本應該更為複雜的糾葛。

但就算如此,光是衝著男女主角的討喜表現,再加上確實出色的娛樂效果,也還是一樣會讓人對此買單,沒有太多怨言。

簡單地說,《無痛先生》就算稱不上動作大片,卻也絕對是部足以令人滿意的有趣小品,甚至還十分適合作為一部約會電影來看。

一堆看起來很痛的片段,卻總能引發觀眾大笑,這種「痛並快樂著」的反差,就這麼散佈在主角設定、動作場面,甚至是愛情元素當中。而這,或許正是《無痛先生》如此有趣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