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一部像是為了履歷表打造的電影,頂多就是還不到難看的地步

「比較」是一把雙面刃,對系列電影來說尤其如此。要是電影的前作十分出色,那麼續集就算還不錯,但只要稍微差上一點,便可能因此招致罵名。但相對來說,若是前一部作品口碑不佳,那麼接下來的續集只要好上一點,就算本身仍平庸之至,便還是會給人一種超乎預期的感受。

我認為《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The King’s Man)就是這樣一部得益於前作《金牌特務:機密對決》(Kingsman: The Golden Circle)的電影。

如果就娛樂性或動作場面的有趣程度來說,我個人覺得《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其實並未超過《金牌特務:機密對決》,但就劇情給人的感覺而言,《金牌特務:機密對決》則明顯要來得討厭許多,不管是故事裡暗藏的意識型態,又或者是對重要角色的廉價安排,全都讓人心生反感,因此就這點而言,像是把一整季影集劇情硬生生塞進一部電影,整體風格甚至還明顯不一的《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光是憑著不讓人討厭這點,比起《金牌特務:機密對決》而言,自然也就顯得優勝許多。

基本上,把一些史實與這個系列的世界觀融合,使故事帶有一點陰謀論的調性,可以說是《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最有趣的地方。但就這點來說,本片卻由於反派組織的陣容過於華麗,讓人看不出首領為何足以讓這些人心生忌憚之故,也使這個部分被削弱許多,最終無法呈現出應有效果。至於故事放到最後高潮才揭露的某個真相,也同樣是個光從選角便已經啟人疑竇的安排,自然也就別說能帶來什麼意外感了。

要我來說,《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導演馬修.范恩(Matthew Vaughn)專門為了讓自己履歷表或作品集看起來更加豐富才拍的電影。因此除了諜報元素以外,中間還甚至來了一段典型戰爭片的橋段,最終則使整體風格難以統一,就連情節也擁擠瑣碎,不時令人感到有些斷裂。

其中最為微妙的部份,在於比起先前兩集來說,《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給人的感覺,像是范恩想要更用力的強調自己也能拍「007」系列電影,因此在反派的相關設計方面,有著不僅刻意,甚至還有點過度的引用,最終則使人搞不清楚他究竟是想諷刺「007」系列,還是想要向其致敬。如果要說致敬的話,那些太過隨便、欠缺說服力的情節設定實在有點奇怪。但要說諷刺的話,那種惡搞效果卻又與他過去的作品有著明顯落差,最終則變成了一種不上不下,讓人實在難以搞清楚他創作意圖的狀態。

總而言之,這電影最主要的問題,大概就是塞得太滿,卻又同時缺乏細節。除了以上提到的反派組織以外,就連主角這邊為「金士曼」挑選出的部分初始成員,也讓人搞不清挑選的條件或準則究竟是怎麼回事,感覺只像是因為電影要結束了,所以趕快把我們知道的那些圓桌武士代號給塞進去,完成劇情上的前傳需求就好似的。

但平心而論,要說《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難看倒也還不至於,只是要說它有多好,恐怕也還是得奠基在與前作相比之下。至於光論電影本身,它大概就並不難看,但充其量,也就是不算難看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