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輕盈中的重量,正是這本小說最值得一讀之處

清水朔的《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奇譚蒐集録: 弔い少女の鎮魂歌)是一本挺有意思的作品,以看似具有恐怖與推理風格的民俗學元素作為核心,但又結合了一定程度的科幻設定,在類型元素融合的拿捏上,擁有頗為出色且流暢無比的表現。

也因為如此,《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可說是一本十分適合改編為電影的小說,除了故事長度恰到好處,就連整體結構也經過細心安排,無論是勾起讀者注意力的開頭設計,或是真相大白後,仍有一段大場面動作戲的結尾安排,都足以讓人看出清水朔對於娛樂效果的重視程度,就連主要角色的相關設定,亦同時顧及了鮮明的人物特色,以及適合後續系列化的兩種需求。

然而,除了結合奇幻、懸疑、恐怖與科幻等類型元素的巧妙平衡外,《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在描繪民俗學元素的同時,甚至更兼顧了寫實的社會諷刺主題,在奇幻感十足的情節中,強調某些習俗的最初設計目的,可能是源自當權者試圖鞏固自身的權勢及利益,因此也讓那些食古不化的傳統,成為了世代相傳的壓榨悲歌,就這麼為民俗學元素帶來一個既保有奇幻特色,卻又寫實無比的詮釋角度。

哪怕人物鮮明、節奏輕快,具有相當的娛樂效果,卻也不代表清水朔的《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就是一則輕鬆愉快的故事。

輕盈中的重量,正是這本小說最值得一讀之處。

─────

《奇譚蒐集錄:送葬少女的鎮魂歌》文案節錄:

很久很久以前,日本南方有座無人知曉的小島。

某個暴風雨之夜,神祕的青色鬼怪現身,屠殺島民,直到一名異國劍士和巫女挺身對抗。鬼怪擁有神力,唯有斬下四肢才能徹底消滅。這場戰鬥化為傳說,隨時序流轉,來到大正時代,島上的送葬少女們承襲傳說,在喪葬儀式中斬斷死者四肢,使靈魂回歸大地。只是,詛咒正在蔓延,她們身上浮現青色斑痕,令人回憶起當年的恐怖。

若不斬斷四肢,靈魂會從黃泉歸來,化作青色惡鬼,虐殺島民──

日本帝國大學的青年講師南邊田廣章,總是身著西裝、手持黑拐杖,樂於蒐羅各地民俗奇談。他得知南方島嶼的儀式,興沖沖帶著忠誠的僕從山內真汐,搭船前往。

然而,島上的儀式不只是傳說的延續,主持葬禮事務並管理少女們的商家藏著祕密,古老的祭祀家族則低調沉默;少女身上皆浮現青色斑痕,唯獨一人例外──少女阿薩加,肌膚潔白無瑕,彷彿與詛咒徹底無關。

廣章與真汐的到來,會讓光明射入島嶼的黑暗,還是喚醒更深沉的恐怖?
阿薩加,最不受詛咒侵襲的少女,她是例外,或是詛咒將用另一種形式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