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意欲通天,但最後卻只變成一聲聲從此無人傾訴的低語呢喃

雖然影評跟票房不如預期,但我其實還挺喜歡《巴比倫》(Babylon)的,就連三小時出頭的片長對我來說,感覺起來也沒有《阿凡達:水之道》(Avatar: The Way of Water)或《黑豹2:瓦干達萬歲》(Black Panther: Wakanda Forever)那麼漫長,不管是前半段看似不知節制的縱情享樂,又或者是後半段的山窮水盡,其實就電影所想表現的主題來看,這樣的片長似乎也在觀影情緒的累績上,自有其必要性存在。

不過就算如此,我個人對這部片的看法,則與不少人提及的觀點略有不同,覺得《巴比倫》並不太能算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獻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雖然這部片的故事題材確實聚焦在電影產業上頭,情節也頗有這樣的影子,但與其用情書來形容,我還是覺得這部電影真正想描述的,其實算是時代變遷的殘酷與無情,因此也讓全片的長度成為了這則故事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感覺就是要放縱到讓人覺得過頭,氣悶到令人感到難受,才能真正表現出《巴比倫》這則故事的核心所在。

此外,《巴比倫》也確實是部充滿了達米恩.查澤雷個人風格的電影。我個人覺得,他的作品總有一股前面所有的一切,全是為了結局而存在的感覺。不管是《進擊的鼓手》(Whiplash)或《樂來樂愛你》(La La Land),劇情都在尾聲高潮時,就這麼跳脫了原本的敘事節奏,然後一鼓作氣地將前面累積的所有情緒全數釋放而出,甚至也總是因此打破了電影常見的公式結構。

而《巴比倫》除了同樣這麼做以外,甚至更在高潮段落裡,徹底從故事本身跳脫出來,讓許多不該出現在這則故事裡的影像,就這麼逐一在觀眾面前輪番上陣,等於導演在那一刻選擇完全跳過了角色,利用影像來與觀眾直接對話,同時展現出一個又一個的時代輪替過程。

至於單純從情節來看,《巴比倫》也在展現出時代更迭的殘酷之際,透過主角的狀態告訴我們,雖然像是這樣的事情,原本就不斷反覆上演,從外人角度來看,不過也就是件稀鬆平常,甚至可以一笑置之的事。但對於真正身處其中,曾經順著時代一度大起,卻又在下一個時代來臨時隨之跌落的人眼中,自然也會因此浮現更多的回憶,以及更多甚至早已不知從何說起的感傷。

這就是《巴比倫》依舊能打動我的原因。就算我們未必有過主角的經歷,卻也可能擁有過自己最珍惜的時光,以及曾經感受過那段時光確實已經消逝的哀痛酸楚。而這樣的感覺,正如同巴比倫城那座眾人齊力建造,原本意欲通天的高塔一樣,最後由於原本共通的人類語言被上帝打亂,因而只能無疾而終,感覺就像是在那樣的起落之後,這才發現那些亟欲傾訴,想要有人聆聽的心聲,竟已都是無人能懂,最終也只能在心裡說給自己聽聽的低語而已了……

P.S.

《巴比倫》接近尾聲時,有一個戲院裡正在放映《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的橋段。由於《巴比倫》和《萬花嬉春》一樣,劇情均與好萊塢自默片時期走向有聲電影時代的過度階段有關,因此這樣的安排,則讓這兩部片直接出現了一些有趣的對比。

但可惜的是,在中文字幕方面,《巴比倫》則並未將那些《萬花嬉春》片段的台詞給翻譯出來,最後則變成除非觀眾聽力不錯,或是原本就挺熟悉《萬花嬉春》的情節,才能在第一時間便清楚那個段落的用意,以及理解主角當下為何會有那麼劇烈的情緒反應。因此,對於當下不太清楚《萬花嬉春》內容的觀眾來說,這樣的情況,實在是有點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