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慄熊》:一部到了三分之二時,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好像都比觀眾還想趕快去上廁所的電影



基本上,《伏慄熊》(Imaginary)的前三分之二還算穩紮穩打,雖然不到什麼出色地步,但至少沒有太大問題,就連風格方面,也有點微微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感覺,讓主題環繞在孩子因家庭問題所受到的創傷有關,就連已經成人的主角,也同樣有隱藏的兒時陰影存在。

不過,就在劇情進行到三分之二左右,某個故事上的猛然翻轉,讓人覺得一切好像要更加有趣之際,一切卻突然風雲變色,彷彿這部電影所有幕前幕後的工作人員,突然都比觀眾還想趕快去上廁所似的,使一切全都變得隨便之至,像是只想趕快打發觀眾就好。

不騙你,真的是所有幕前幕後。在劇情方面,整部片突然變得粗暴無比,彷彿前面的耐心鋪陳只是誤會一場,接下來全部以最為直接,根本不經修飾的方式隨便揭曉前頭的伏筆.並插入一堆完全搞錯時機的笑點,變得讓人尷尬無比。而在導演與攝影這邊,則是就連運鏡也開始變得亂七八糟,許多地方還顯得粗糙之至。

此外,主角的演技則是突然變得奇差無比,雖然前面也未必稱得上出色,但至少還有個樣子,因此也與她後面的表現產生極為明顯的落差,一些地方甚至會讓觀眾覺得她在念台詞時,是不是其實在放空,或是在想晚上要吃什麼似的。

至於場景也有相同問題。縱使《伏慄熊》前面大多是普通之至的家庭場景,但最後高潮的部份,場景設計與故事想呈現的情境相較,則是陽春到了有點可憐的地步,就連特效也帶著些尷尬與廉價的感覺。

更神奇的是,就連配樂也有一樣的狀況。明明是部恐怖片,但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後面的一些橋段裡,音樂卻不知道在悲壯威武什麼,就像是隨便挑了一部漫威電影來隨便抄抄改改似的。

然而,當你以為《伏慄熊》就要這麼草率結束之際,編導想上廁所的感覺卻又好像縮了回去,於是硬生生安排了一個根本沒有太大必要的翻轉情節,使後面又因此多演了一大段滿滿重複感的內容。只是,由於其他成員好像還是很想上廁所,再加上編導自己好像也又開始急了起來,於是又這麼亂七八糟地再趕快草草收一次尾,簡直就像《屍家重地》那場在戲臺上唱的《白蛇傳》似的。

於是,《伏慄熊》的最後三分之一,看起來就像從《鬼哭神號》(Poltergeist)、《1408》與《陰兒房》(Insidious)等恐怖片中,抽出橋段隨便拼湊的混合體,就連爛的程度也有些微妙,總在讓人快要失笑出聲,卻又好像還好之間來回擺盪,導致全片還差一點,才有辦法抵達那種廢到笑的有趣程度,因此就連這點,也多少顯得有些殘念。

那麼,這部片真正從頭到尾都最無可挑剔的地方是什麼呢?我個人覺得,應該算是中文翻譯吧。畢竟,會想到要把那隻叫做Chauncey的熊娃娃直接譯成巧芯,實在是別出心裁,讓你覺得那隻熊隨時有可能突然捅人一刀,或是路邊違規停車什麼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