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BO MAX的影集《牠:歡迎來到德利鎮》(It: Welcome to Derry),由於萬聖節的關係,所以於10/31便提前上架第2集,也讓這部影集之後的劇情路線變得更明顯了些。
關於這部《牠》(It)的前傳影集,其實我前幾天已經另外寫了一篇文章,我自己覺得就內容來說,算是補上了過去為原著小說寫的那篇導讀裡,完全沒提到的另一個核心主題,所以在寫完之後,也心生一種兩篇文章加總起來,才算是我內心真正完整版《牠》導讀的感覺。只是,由於目前媒體尚未刊出,所以這幾天等刊出之後,再來另外與大家分享一下。
總之,由於《牠》對我的影響實在太大,先前兩部電影版上映時,我也分別針對兩部片寫了不少文章。因此雖然《牠:歡迎來到德利鎮》第1集已經來不及了,但想說至少從第2集開始,好像還是該來每集都寫一下簡單想法,才比較無愧於我對《牠》的熱愛程度才是。
基本上,《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在故事時間點上,對原著迷來說其實還挺有意思的。在《牠》的小說裡,故事是在1958年與1985年兩個時間點,於主角群的兒時及成人經歷之間交錯發展而成。
而在2017年的《牠》與2019年的《牠:第二章》(It: Chapter Two)兩部電影中,則是由於想讓故事時間點更接近上映年份,所以把主要背景改成了1989年與2016年。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把事件再度往前推27年,來到跳舞小丑潘尼懷斯上一次肆虐德利鎮的1962年的《牠:歡迎來到德利鎮》,其實反倒更接近原著小說的童年線時間點,因此在時代及社會氛圍的呈現方面,自然也更忠實地反映出了小說裡的原本狀態。
至於第1集最有趣的地方,應該算是在於《驚魂記》(Psycho)式的翻轉結構。
一開始,《牠:歡迎來到德利鎮》給人的感覺,比較像是想在另一個更早的時間點,再度搬演一回類似於《牠》的成長故事。然而,第1集那猛然襲來的殘暴結局,則像是給了觀眾重重一擊,利用這樣的方式強烈宣稱,本劇其實並未打算只是想單純地複製《牠》與《牠:第二章》,而是打算把故事推往另一個小說中的核心主題,所以無論是故事的黑暗程度,乃至於恐怖橋段的血腥場面,也都將突破先前兩部電影的尺度。
這樣的宣言到了第2集裡,則開始變得更加明顯。無論是種族問題,或是社會的冷漠化,都在劇情中變得更加顯著。就連古巴危機的事件,甚至也在那個冷戰年代,與潘尼懷斯的特質為之融合,展現出了整個社會的另一層恐懼所在。
當然,有些情節在搭配先前關於本劇的一些訪談,以及原著曾提到的德利鎮歷史下,似乎已足以讓人看出接下來的部份劇情發展。例如空軍正在尋找的事物,主要大概就是想解釋潘尼懷斯為何始終留在德利鎮的原因。而像是與種族問題有關的情節,則會牽扯到在《牠》裡頭,便有提及的某起駭人意外。
此外,像是《刺激一九九五》的鯊堡監獄,或是杜松山精神病院這些時常出現在史蒂芬.金作品裡的場所,也在《牠:歡迎來到德利鎮》裡有所提及。而在《牠》原著裡便有登場,於《鬼店》(The Shining)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飯店大廚迪克.哈洛倫,也從第二集開始變得重要起來,甚至更讓他所擁有的「閃靈」能力,具有比《牠》原著中更為重要的用途。
而要是你對《牠》足夠熟悉,還會發現在《牠:歡迎來到德利鎮》裡已經登場的一些角色,其實與《牠》的主角群擁有親戚關係,甚至就連史蒂芬.金在《牠:第二章》裡客串的二手店老闆,也在劇中以尚仍年輕的身分登場,因此讓人好奇就本劇的故事時間點來看,在這部影集的後續劇情裡,是不是也有可能讓當時也在德利鎮的《11/22/63》主角,就這麼冷不防地客串登場一下。
看起來似乎會把故事規模弄到比預期還大的《牠:歡迎來到德利鎮》,接下來到底還會有怎樣的發展?而在那個各種歧視問題更加嚴峻的年代,還會有怎樣的黑暗正在等著我們?後面還有7集,就讓我們繼續每週追看下去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