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深淵的另一種可能──談史蒂芬.金的《安眠醫生》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有部分的原因,正是來自它們的無可取代。雖然後繼的創作者們不斷模仿、改造這些經典,但卻未必能具有更多新意,在主題詮釋方面,也難以探討得更加深入。因此,越是追隨者眾,便反而越強化經典的難以取代,進而在時間流逝下,使這些經典變成一道越來越難跨越的高牆,無論是誰,想以「續集」、「前傳」、「外傳」等方式接續在原創者後頭衍伸創作,似乎都討不了好。

  然而,像這樣的狀況,在出版界卻是屢見不鮮。有時,在原創者過世後,有些出版社會找來其他作家,為那些大受歡迎的小說推出續集。像瑪格麗特.米契爾的《飄》或伊恩.弗萊明的「詹姆士.龐德」系列均是顯著範例。當然,這類作品並非完全不值一提。舉例來說,像是後人為「福爾摩斯」系列所創作的相關小說,便有許多相當傑出的作品。所以真正的問題,似乎仍繫於創作者本身的功力。

  那麼,在相隔《鬼店》三十多年後,總算決定推出續作《安眠醫生》的史蒂芬.金心中,又是怎麼看待這類作品的呢?

  從金自身的創作來看,他對這類作品似乎不算排斥。過去,他也曾寫過「福爾摩斯」的一篇短篇仿作〈醫生的案子〉,至於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的恐怖小說經典「克蘇魯神話」系列內的部分元素,更時常被金運用在作品中的各個細節,以此作為致敬方式。

  而在一次接受美國《娛樂週刊》的訪問時,他也曾表示,自己曾在推理作家約翰.麥唐納過世後,與麥唐納的兒子聯繫,表明自己想續寫麥唐納最知名的「私探麥基」系列,讓這系列有個完整結局,更說明自己會將版稅全數捐贈給慈善機構,不會藉此賺進任何一分錢。沒想到的是,麥唐納之子拒絕了這項提議。雖然他對金的心意十分感動,但卻認為約翰.麥唐納只有一個,世上也沒人可以取代他來撰寫「私探麥基」系列。

  剛開始,金對這件事有些不快,但後來越是思索,便越覺得麥唐納之子所言甚是。而在同一篇訪問中,他更進一步地表示,自己後來也曾與子女們溝通過這件事,因此確定他的子女將會尊重他的願望,不會在他死後,讓其他作家續寫他的任何作品。因此,對於不同創作者所代筆寫下的續集,雖說他不算排斥,但也忍不住直言,在大多數情況下,那些作品的確讓他覺得「拜託,你們在吃的是別人的晚餐,去弄一份自己的吧!」。

  那麼,由創作者自行寫下的續集作品又如何呢?

  金坦言,在開始構思《安眠醫生》一書時,他的確有些忑忐不安。因為他也認為,大多數的續集作品的確表現欠佳,他在第一時間所能想到的例外,恐怕也只有馬克.吐溫的《頑童歷險記》與電影《教父2》而已。然而多年來,他在出席各種公開場合時,總是時常被讀者問到「《鬼店》中的丹尼後來怎麼了?」這類問題。一開始,他還會開玩笑地回答這些關於《鬼店》的問題。但後來,他開始被問到了另一個問題:「為什麼《鬼店》的主角傑克從未參加過匿名戒酒會?」

  也正是這個問題,讓他開始思考起《安眠醫生》的可能性。

  他表示,大多參加匿名戒酒會的人,都是在周遭的親朋好友推動下才加入的,而在《鬼店》中,傑克身邊並沒有這樣的「推手」存在,因此才讓事件的發展逐漸變得惡劣。而當「續集」這個念頭首度在金腦中出現時,他想到的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已經長大成人的丹尼,是不是也與父親一樣有著酗酒問題?如果他加入了匿名戒酒會,是否能讓這本小說以另一個角度重新審視《鬼店》中提及的問題?

  而在約莫二○○八年時,金在晨間新聞看到了一個報導,講述某間安養中心裡有隻貓,可以感應得到哪些老人即將過世,於是會進入他們的病房,蜷伏在病床上,陪伴老人們渡過最後一晚。這則新聞觸動了金,也讓他聯想到了丹尼那股被稱為「幽光」的神祕能力,而《安眠醫生》的故事,也在那時總算有了正式的雛形。

  正如前頭所說,金很清楚,大多數人們認為,當一名作家回頭去動舊作的腦筋時,通常代表那名作家已經沒什麼新點子了。但金並不認為自己已淪落到了如此地步,相反地,他更將寫《安眠醫生》一書,視為給自己的一項挑戰。

  《鬼店》一書是許多人心中的恐怖小說經典,曾有許多讀者告訴金,自己在青少年時期讀《鬼店》時,簡直就被嚇個半死。而金近年的創作中,真正以恐怖作為主要訴求的作品已變得較少,無論《穹頂之下》或目前仍未推出繁體版的《11/22/63》,都不算是正統恐怖小說。因此,他想藉由《安眠醫生》來測試自己是否還有同樣的能力。再加上當時讀《鬼店》的青少年都已長大成人,看過的恐怖小說與電影也比以前更多,因此則使寫作本書變得更具挑戰性。

  同時,金也十分清楚,大多數的續集只是狗尾續貂,所以要是單純重複上一集的元素與公式,只會使故事變得乏味不已。於是,金將重心完全放在角色身上,以角色的境遇來推展故事,而非像大多數的續集那樣,直接為角色們安排了同樣的情境,便想輕鬆交差了事。

  於是,《安眠醫生》的故事從《鬼店》結束後不久開始,接著便以超乎讀者想像的時間跨幅,述說了丹尼之後的人生境遇。

  然而,雖然《安眠醫生》的情節走向與《鬼店》相距甚遠,但正如前面所說,這兩本作品在主題方面,卻仍有著一定的連結之處。

  關於這方面,或許我們得從金究竟為什麼如此討厭由史丹利.庫柏力克所執導的《鬼店》電影版開始說起。

  當年庫柏力克籌拍《鬼店》時,最早原本邀請金將小說改編為電影劇本,但在金完成劇本後,庫柏力克卻又置之不用,另外找來了劇作家負責改編。而在兩人合作的過程中,雙方的意見也不斷產生衝突,後來,金更曾說出「庫柏力克根本不懂怎麼拍恐怖片」這樣的重話,並形容庫柏力克「想得太多,而感性太少。」

  但是,雖然《鬼店》電影版在上映之初的評價並不好,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這部電影的優異之處卻越來越為耀眼,時至今日,早已成為大眾與許多影評人心目中的一代恐怖經典,地位絲毫不輸給金的原著。但就算如此,金卻始終仍是無法接受這部電影。

  在小說版中,故事的主角傑克雖然有著嚴重的酗酒問題,但卻始終深愛自己的家人,就連最後他幾乎被邪惡力量給完全控制住時,讀者也還是能看到他的奮力掙扎,以及想保護家人的最後一絲理性。但在電影版內,庫柏力克則以冷漠疏離的手法呈現整個故事,使電影中的傑克完全使人無法同情,並以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酗酒者姿態,成為了電影中比鬼魂還讓人不安與恐懼的存在。

  這樣的安排,或許正是金不喜歡電影版的真正原因。畢竟,金在寫下《鬼店》時,同樣深陷嚴重的酗酒問題中,因此對他而言,《鬼店》一書其實透露出了他當時的心境掙扎,甚至反映出了他內心的恐懼。

  也因為這種或多或少的自傳性質,加上庫柏力克直接將傑克改寫為無可救藥的角色,這才讓金如此難以接受。

  當然,這並不是在說小說版與電影版孰優孰劣。事實上,兩個版本的故事方向其實差異不大,並且同樣十分精采,全都不負其經典之名。如果真要說這兩者間的差異,或許我們能說,庫柏力克是站在故事之外,以冷調的方式來講述《鬼店》這則駭人的家庭悲劇。至於金,則是真正地活在故事裡頭,並藉由這則故事,發出連自己都並未意識到的求救訊息。

  而在《安眠醫生》裡,金則藉由踏上父親酗酒舊路的丹尼一角,暗示了《鬼店》這則故事原本會有的另一種發展可能性,並藉此強調酗酒的人並非無可救藥,只要有足夠的協助,照樣能讓人生重返正軌,自看似黑暗的無底深淵中奮力掙脫。

  這回,金所發出的不再是痛苦掙扎的求救吶喊,而是以過來人的姿態,告訴我們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該放棄希望,也不該放棄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放下往事,原諒他人與自我,或許就是踏出深淵的第一步。

  《安眠醫生》,就是這樣的一則故事。

*本文為皇冠出版之《安眠醫生》一書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