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有點讓人擔心的第二季前三集後,Disney+的影集《安道爾》(Andor)確實在接下來的九集裡,完全無負它在歐美影評間獲得的高度評價,不僅為「星際大戰」(Star Wars)系列帶來更加深入的諜報氛圍與政治局勢描繪,同時也藉由令人驚艷的角色刻劃,成為這部影集之所以能緊抓人心的主要原因。
有趣的是,《安道爾》最精采的地方,卻也同時可以被視為這部影集的最大缺憾,也就是雖然影集的名稱是《安道爾》,但這個角色的吸引力卻顯然排名較後,反倒是由史戴倫.史柯斯嘉(Stellan Skarsgård)飾演的盧森,才是真正催動一切的靈魂所在。
基本上,就整體劇情來看,安道爾其實比較像是一面被放在所有人中間的鏡子,不斷反映出他周遭的人物,最後也使這個角色大多時候都顯得較為被動(最主動的大概就是第一季的監獄段落),讓他縱使擁有主角的戲份,但卻始終更像是每一個主要角色們的配角。
所以,比起這個理應是主角的角色而言,在《安道爾》中,反倒像安卓.亞霍娜(Adria Arjona)飾演的碧斯、吉娜菲芙.歐萊莉(Genevieve O’Reilly)飾演的參議員蒙.莫斯瑪、伊莉莎白.杜拉(Elizabeth Dulau)飾演的可蕾雅,甚至是身為反派的帝國軍陣營,由丹妮絲.高芙(Denise Gough)飾演的黛卓,以及凱爾.索勒(Kyle Soller)飾演的席瑞,都具有比安道爾還要更複雜有趣的精采刻劃。
也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完全數兩季的《安道爾》時,再回頭去重看故事時間點設立於《安道爾》結束不久後的電影《星際大戰外傳:俠盜一號》(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則會發現安道爾在片中的第一場戲份,由於《安道爾》對於盧森的描繪,因而變成了一種彷彿盧森精神的傳承,使那個原本在「星際大戰」系列裡顯得較為冷峻的安排,也因此從安道爾身上,轉而歸功至盧森這個更顯複雜的角色上頭。
像是這種將主角配角化的安排,就連在第二季最後,安道爾前去救可蕾亞脫離險境的全劇高潮裡也是如此,讓他明明身為主角,卻在那一段稍晚,與一隊帝國兵正面衝突的情節中,在吃了一顆震撼彈後,便幾乎僅是在地上動彈不得,最後還是仰賴另一名同伴與機器人K-2SO的協助,才總算自那隊帝國兵手中逃過一劫。
像是這些安排,再加上最後三集幾乎將重心全部放在盧森所帶來的影響上頭,因而使《安道爾》除了將嚴肅的諜報作品通常擁有的殘酷與複雜性,給成功帶進「星際大戰」系列之外,就連過往大多時刻都較為單純的反抗軍內部政治問題,也變得更有趣且幽微起來,甚至還進一步展現出尖銳的諷刺性,最終使盧森不僅成為了《安道爾》的實質主角,就算是放在至今所有的「星際大戰」影劇作品裡,他也絕對可以被視為其中數一數二的複雜角色。
也因為《安道爾》針對那些配角的設計實在太過精采,所以在安道爾的故事明顯已告一段落後,也還是會讓人忍不住期待日後能看到與那些角色有關的其它故事。
例如盧森年輕時的經歷、可蕾雅後來的發展,乃至於碧斯最後抱著的那個孩子究竟是不是安道爾的血脈,又會不會在他理應已長大成人的「星戰7、8、9部曲」或之後的時間點裡,發展出延續這種諜報靈魂的其它故事,都會在讓人看完《安道爾》後,心生一股想要看到更多的渴望。
不只諜報,更指出了政治權謀的無所不在,以及根本沒那麼黑白分明的複雜人性。這,就是《安道爾》為「星際大戰」系列辦到的事,也是你不該錯過這部影集的原因。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