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讀什麼】2022/02/07–2022/02/13

《玩具店不見了》/艾德蒙.克里斯賓

作為推理小說而言,《玩具店不見了》具有一個相當有趣,並且確實影響到了後世作品的謎面,也就是為什麼一間店可以在一夜之間完全消失,而且附近的人全對那間店一點印象也沒有?

雖然這個謎面如今依舊有趣,但從現在的角度來看,在《玩具店不見了》裡提供的解答,也實在有些無聊,可以說理所當然到了毫無驚喜的地步,就連事件的緣起也相當缺乏說服力,過程中更是充滿無數巧合,因此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也始終提不起勁來。

此外,這本小說的另一個特色,則是那胡鬧搞笑式的風格。如果以近年的作品來舉例,感覺則像是東川篤哉會寫的推理小說,除了具有明確的推理遊戲性質以外,就連誇張的角色塑造,也是全書遊戲風格的主要來源。只是,由於《玩具店不見了》的成書時間實在距離現在太久,因此由時代帶來的落差,也使那些笑話如今看來一點都不有趣了。

《Marilyn Monroe: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瑪麗亞.艾塞

這本圖文書形式的人物小傳,同樣出自前幾週陸續讀的《David Bowie:百變前衛的大衛.鮑伊》與《Frida Kahlo:燃燒烈愛的芙烈達.卡蘿》的作者瑪麗亞.艾塞之手,只是與前面兩本作品相比,這本《Marilyn Monroe: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則明顯可以讓人看出艾塞更為認真的態度。

艾塞在作者序中提及,這是一本她花了好幾年才完成的書,中間更曾一度停宕多時,不知如何下手。

事實上,從瑪麗蓮.夢露的故事來看,這也確實是件不難想像的事。畢竟,她的一生實在有太多太多的素材可以下手,同時又有太重太重的情感足以將人拉入其中,甚至還有許多地方可以與當代的女性運動相互呼應,因此不管在心靈或技術層面上,都確實是個讓人難以下手的題材。

或許也正因如此,《Marilyn Monroe:風華絕代的瑪麗蓮.夢露》並不像我先前讀的那兩本艾塞作品一樣,有著較為明顯的虛構成分,而是透過一種哀傷的情感,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盡可能淡淡地描述夢露的一生。

值得注意的是,你甚至還會在本書中,發現艾塞有許多張插圖都是以胸口被剖開,自裡頭蔓生出各種植物的方式來描繪夢露,而這個部分,或許也正是她如何詮釋夢露其人的視覺線索吧。

《極彩色的餐桌》/Mio

《極彩色的餐桌》是一本微妙的小說,感覺有點像是日劇《昨日的美食》或漫畫《妙廚老爹》,每個小章節都以一道料理作為核心,透過料理本身的特色,來與角色的心理狀態相互呼應,就這麼在主線不甚明確,比較著重在描繪生活與角色思維的情況下,就這麼帶來一種療癒人心的獨特效果。

本書的作者Mio曾有為料理雜誌撰稿的經驗,因此在深夜時分讀這本小說,確實是有那麼一點風險,會讓你由於書中的描述而開始飢腸轆轆。

但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於,雖然《極彩色的餐桌》中的確出現了一些看似昂貴的食材,但就料理方式而言,則大多較為簡單,甚至就連冰箱中剩餘的平凡食材,也能在不少情況下變成平易近人,但卻能有效勾動食慾與共鳴的菜色,因此也意外帶來了一股親切感,讓人覺得自己好像也可以隔天就來弄一弄似的。

總而言之,Mio利用「色彩」這項元素,為繪畫與料理牽起了明確連結,就這麼以「創作」作為一部分的主題,結合創傷、迷惘、逃避等各式各樣的情緒,隨著一道道熱騰騰的料理,讓角色的心也慢慢跟著胃一同暖和起來,是個一開始帶著點沈重與壓抑,卻又在後面越來越顯輕盈的奇妙故事,最終則於療癒感方面,就此成為了一部絕不簡單的大菜之作,只要是喜歡《昨日的美食》或《小森食光》這類作品的人,想必都會喜歡這部奇妙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