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讀什麼】2022/03/28–2022/04/03:《東方快車謀殺案》、《文身》、《奇職怪業俱樂部》

《東方快車謀殺案》/阿嘉莎.克莉絲蒂

就算先前已看過新舊兩版的改編電影,知道案件真相是怎麼回事以後,再讀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原著小說,卻也依舊是一件可以獲得不少樂趣的事。

事實上,在看完電影後才讀小說,也會讓你發現1974年版的電影有多麼出色,既成功展現出原著的輕快特質,甚至還強化了角色魅力,與後來一些同樣改編自這部小說的影集或電影版總是試圖強調這則故事的悲劇性,因此有著截然不同的走向,同時更十分符合克莉絲蒂那種總是盡量迴避傷感的作品特質──簡單地說,也就是那種眾星雲集的賀歲片路線,就算主題是謀殺,卻也希望能讓人開開心心地度過一段觀影時光就好。

也由於事前便已知道整起案件的來龍去脈,所以在讀《東方快車謀殺案》時,你也會更有餘裕去留意整部小說的結構,因而得到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樂趣。

基本上,《東方快車謀殺案》具有十分鮮明的推理遊戲調性,故事在迅速交代命案發生以前的經過後,隨即切入到眾多嫌疑犯陸續接受詢問的段落,感覺甚至就像是在玩某些桌遊或電玩似的,明確進入到以對話形式來讓玩家收集各式線索的階段,接著則又俐落來到解謎環節,以一種完全迴避傷感與黑暗,甚至還帶有一種輕快人情味的形式來結束故事,因此則更強調出那種毫不沈重的遊戲氣息。

至於推理的部份,克莉絲蒂甚至還在全書頗為早期的階段,便已揭露出最為重要的線索,並在後續情節裡不斷反覆提及。那個「謎團本身即是解答」的設計,絕對是《東方快車謀殺案》在推理方面最為傑出的地方,因此光是憑著這點,你就該找來這本小說一讀,就算你早已看過其它影劇版本,也勢必能從小說結構與線索安排等方面,獲得不少紮紮實實的樂趣。

───────

《文身》/岩井圭也

岩井圭也的《文身》實在好看得驚人。看到文案時,便已讓我十分好奇全書最後一行所帶來的驚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但就算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在看到那最後一句時,卻也還是意外不已,根本沒想到竟然會是那樣的一種形式,與過去通常以此作為核心的小說,像是我孫子武丸的《殺戮之病》(殺戮にいたる病),或者是乾胡桃《愛的成人式》(イニシエーション・ラブ)等作品,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形式。

簡單地說,《文身》在最後一句所辦到的事,不只是翻轉了故事,同時還翻轉了類型,甚至是翻轉了主題,真的是讓人佩服不已。

總之,關於這本書,絕對值得另外單獨寫一篇文章來好好聊聊,只可惜最近事情實在有點多,之後只要一有空檔,再來另行談談好了。

───────

《奇職怪業俱樂部》/G. K.卻斯特頓

比起正統的推理小說而言,G. K.卻斯特頓(G. K. Chesterton)的《奇職怪業俱樂部》(The Club of Queer Trades)確實更像是一部單純惡搞類型的作品,無論是角色設計或情節安排,都能讓人感受到這種樂趣,因此就喜劇效果來說,也明顯比我前陣子讀的《玩具店不見了》(The Moving Toyshop)要來得出色許多。

但在此同時,《奇職怪業俱樂部》也因此有種漫不經心的調性,書中短篇的推理過程或元素幾乎全建立在「開玩笑」這樣的目的上頭,所以內容基本上就是隨作者說了算,自然也沒有什麼線索公不公平的問題。

總而言之,《奇職怪業俱樂部》很像那種每集半小時長的單元式影集,透過「奇特職業」這個要素作為每則短篇的主題,然後再搭配個性鮮明的主要角色,使得小說本身雖然未必符合現代讀者的胃口,但要是把以上提到的基本概念與角色設計搬到現在,其實也還是大有可為,至少應該能成為頗受歡迎的影集吧。